穿越海峡的热线|台青在同济读智能驾驶:未来汽车会在天上飞

穿越海峡的热线|台青在同济读智能驾驶:未来汽车会在天上飞

物是人非 2025-02-24 行业报 8 次浏览 0个评论

陈正哲在台湾地区的台南市出生,爸爸是台湾人,妈妈是江苏人。父母总是努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生活环境,因此等到陈正哲长大一些要读书的时候,他就和父母一起在江苏生活、学习了。

尽管家里有亲人在台湾读书,也有亲人在海外求学,但是从小在大陆读书的陈正哲一直以来的目标几乎都是在大陆读大学。高考时,陈正哲想要考到离家不远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而他的成绩也不错,足够上一所位于上海的好大学,于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专业。

2024年暑假,陈正哲在庐山游玩。本文图均由受访者提供

陈正哲现在学习的方向是智能驾驶,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一来是他本来对汽车比较感兴趣,此外国家正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方向的发展,同济大学也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走在科技前沿,学习这个专业未来大有可为。

同济大学的工科教育迄今已有百十年历史,陈正哲提到,他所学的专业内容很多,也有一些难度。相比较而言,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注重学生对于汽车构造等汽车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提供了大学生汽车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给同学们进行创新实践。“未来我想在汽车行业发展,对汽车方面有系统的学习和认知,对我还是比较有帮助的。”陈正哲说。

2024年10月,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TU-Smart车队参加在广州举办的第五届道路安全创新大赛。

2024年6月同济大学内,陈正哲和团队同学为当年10月份的广州比赛调试设备做准备。

2024年10月,陈正哲和TU-Smart车队的同学在广州参赛时于广州塔前留影。

陈正哲很喜欢自己的专业,2023年时他加入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TU-Smart车队。“(加入车队)需要嵌入式方面的一定知识吧。”陈正哲告诉澎湃新闻。

2024年10月,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TU-Smart车队参加在广州举办的第五届道路安全创新大赛,最终获得冠军。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当年10月发布消息记录了这次比赛的情况:大赛任务为使用官方搭建的智能小车平台,通过双目摄像头、红外摄像头、RGB摄像头以及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获取道路信息,搭载yolo模型,在模拟的实际道路场景上进行正向与反向的跑动,最终使得车辆在赛道上自主完成爬取边线、避让行人、斑马线减速、通过环岛与断头路、自动入库停车以及识别赛道AI元素(无人机障碍、施工区以及指示路标)等多种功能。

上述消息还提到,陈正哲所在的车队以全场最高分——1050分获得冠军。团队在调试阶段制订了合理的切线策略与加速逻辑、训练更高准确度的yolo模型,实现了对道路元素的精确识别和快速反应。队伍最终以3分31秒的总成绩成为全场最快的车辆,同时依赖其准确识别与决策,成为全场被罚分数最少的队伍。

“能在这个比赛拿第一的原因,我觉得是首先是之前做过相同的类似的赛题,会有一些积累。第二是针对在这个赛题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做了比较充足的准备,能很好地应对赛场上的各种情况,所以就拿到第一了。”陈正哲回忆。

虽然陈正哲现在是一名大四本科生,专业学习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但是对于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未来的汽车会是什么样、有哪些功能等,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国家布局低空经济,未来汽车在天上飞也不是不可能,陈正哲提到,此外,就拿他的专业智能驾驶来说,“现在汽车的智能驾驶还是会存在一些局限性,还有比较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会有一些不确定性,各种规划的算法还需要优化。比如在市区很拥堵的路段,直行车辆太多,此时要转弯的车辆就会不知所措。”陈正哲说,“未来当然最好能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现在智能驾驶等级分为L0、L1、L2到L5 ,我们汽车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智能驾驶最高等级L5。”

除去自己所学的专业,陈正哲也讲述了他印象中的台湾和台湾的美食。

每年假期陈正哲都会回到台南的爷爷奶奶家,对于台南的印象,陈正哲回忆起来都是非常亲切的:奶奶会为他准备很多好吃的,盐酥鸡、煎鳕鱼,还有充满海岛特色的海鲜火锅,通常火锅里会涮各种鱼,比如鱿鱼、章鱼等等,还有一些陈正哲叫不出名字的鱼,此外还有大的小的龙虾等。而相比较大陆流行的川渝火锅,他更喜欢清淡一些的台湾火锅,喜欢台湾的沙茶酱做火锅蘸汁。

如果有大陆的朋友想要去台南走走看看,他推荐网友们有机会去台南的赤坎楼、孔庙、天宫庙、成功大学,还可以逛逛台南火车站附近的花园夜市。台南是一个小吃非常多的地方,有牛肉汤、肉圆、大肠包小肠、蚵仔煎、红豆冰沙等,这些陈正哲很推荐,也会是台湾之行不错的选择和体验。

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学习使用0830,本文标题:《穿越海峡的热线|台青在同济读智能驾驶:未来汽车会在天上飞》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